External Sort
External Sort
外排序算法
External Sort 外部排序
- 外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
- 相关面试题
外排序是指数据存放在外存中,数据排序时涉及内、外存数据交换的排序方法。
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以文件为基本单位,由文件系统进行读写操作,读写操作的基本单位为物理块
生成若干初始归并段(顺串):这一过程也称为文件预处理。一种常规的方法如下:
把含有n个记录的文件,按内存大小w分成若干长度为w的子文件(归并段);
分别将各子文件(归并段)调入内存,采用有效的内排序方法排序后送回外存。
产生m=[n/w]个初始归并段。
此时产生的若干子文件称为顺串
给你一个包含20亿个int类型整数的文件,计算机的内存只有2GB,怎么给它们排序?一个int数占4个字节,20个亿需要80亿字节,大概占用8GB的内存,而计算机只有2GB的内存,数据都装不下!可以把8GB分割成4个2GB的数据来排,然后在把他们拼凑回去。如下图:
排序的时候可以选择快速排序或归并排序等算法。为了方便,我们把排序好的2G有序数据称为有序子串。接着把两个小的有序子串合并成一个大的有序子串。
注意:读取的时候是每次读取一个it数,通过比较之后再输出。
按照这个方法来回合并,总共经过三次合并之后就可以得到8G的有序子串。
我们假设需要排序的int数有12个,内存一次只能装下3个int数。
接下来把12个数据分成4份,然后排序成有序子串:
优化策略
因为硬盘的读写速度比内存要慢的多,按照以上这种方法,每个数据都从硬盘读了三次,写了三次,要花很多时间。
解释下:例如对于数据2,我们把无序的12个数据分成有序的4个子串需要读写各一次,把2份3个有序子串合并成6个有序子串读写各一次;把2份6个有序子串合并从12个有序子串读写各一次,一共需要读写各3次。
在进行有序子串合并的时候,不采取两两合并的方法,而是可以3个子串,或4个子串一起来合并。
多路归并
为了方便讲解,我们假设内存一共可以装4个int型数据。
刚才我们是采取两两合并的方式,现在我们可以采取4个有序子串一起合并的方式,这样的话,每个数据从硬盘读写的次数各需要2次就可以了。如图: